从原料到一台小家电的核心零部件下线,在莱克电气的智能车间只需9秒;
检测一部手机的曲屏,在天准科技提供的视觉系统检测仪器上只需要0.5秒;
生产一粒锂电池,在苏州力神的智能制造车间,只需要0.3秒……
在有着千年文脉的苏州高新区,智能制造正以读秒的速度赋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培育出100多家智能制造企业,2019年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销售收入达943亿元。
制造呈现新形态
传统制造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焕发新的生机
苏州力神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洪越曾在电池工厂的老化车间实习过。当时有一道电池出厂前的工序,需要在45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作业。那时他不仅要搬运电池到老化架上,还要四处走动巡检电池安全情况,遇到爆喷的电池,车间里就跟放鞭炮一样。
马洪越现在仍从事电池制造行业,但工作环境已今非昔比。作为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苏州力神已经实现了锂电池智能制造产业的协同创新。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物料进入机器,工人们的主要职责是盯着机器上的显示屏,大部分工作交由工厂布设的传感器进行采集。平台系统会进行计算与判定,每个生产环节的不合格产品会自动从生产线上流出,自动终止下一步的生产,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现在的老化车间,配置了一整套全自动化设备以及智能物流运输系统,包括调度系统、充放电设备、仓储设备及输送设备。电池自投入至产出,全程无需人员参与,充放电设备采用能量回收系统,可将电池放电时的电能回收至电网。如果遇到电池爆喷,会有温度、烟雾报警,设备自身可实时检测电芯状态,有效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维。传统制造业正是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焕发新的生机。
坐落在狮山商务创新区的莱克电气集团,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集团依托智能制造,在全球高端清洁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5年,莱克电气确定了“打造莱克电机智能制造样板工厂”的战略计划,推出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模式,同时成立了莱克电机智能制造研究院,在不断优化加工工序的基础上,打造电机转子、定子及装备柔性化生产单元,生产效率提高60%,产品不良率降低30%,研制周期缩短55%。
“以程序化和数字化生产制造全新的智慧电机,用机器人造电机,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沈月其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莱克智能车间里原来需要9个人的一条生产线,如今一台机器就能完成,40秒的生产时间缩短到9秒钟。莱克的转变不仅局限于生产,延伸到了物流、信息、资源等生产链条,全方位实现智能制造的模式转变。